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26 12:24:16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

优点:

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公式导出后,如何进行计算应用。我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适当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不足:

1、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理解不深入,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2、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公式计算时往往丢失“1/3”,单位名称用错,体积单位用面积单位。

再教设想:

1.为了避免单位名称的错误,可在课前复习中设计单位换算的填空题,辨析题等。例如: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学生利用学具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应放手让 ……此处隐藏3284个字……观察、发现、合作、探究的过程,既能达到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发挥。

总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实验观。思考: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6

课前,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盆沙和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圆锥体各一个。课堂上组织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有的将圆锥中装满沙倒入圆柱中;有的将圆柱中装满沙倒入圆锥中……很快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在交流中,学生经常把“等底等高”漏掉,作业时不注意“等底等高”条件,错误率也很高。

反思: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完成操作推导出公式,给学生准备学具,只让学生来体验得出结果的一部分操作。这样做截断了知识的本源,学生忽视了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条件的认识,因而对发现的规律认识不全面,最终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时也错误百出。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这样4组来装沙操作。这样的探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学生在不断地测量、比较、猜测、验证中发现“只有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

收获:①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避免探究问题开放中“材料过少”的现象;②探究的问题应该在材料准备上开放;③让学生在充足、具有比较性的实验操作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全面探究的目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